
别样的对外医疗外交
图片
超过4万名古巴医生在世界各地工作,大部分是古巴政府与委内瑞拉、巴西等国能源和贸易协议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古巴医生被派往发达国家。
图片
这样的“医疗外交”一直是古巴外交政策的一大特色,在过去几年里,主要应来自委内瑞拉的巨大需求,规模更加扩大。在世界上一些最贫困的医疗人才严重向西方流失的地方,古巴医疗队解了燃眉之急,并结交了大量朋友。
同时,古巴也可以靠提供医疗服务来交换自己没有的货物。比如,大约1.5万名古巴医生在委内瑞拉工作,作为交换,查韦斯向古巴提供石油。在过去半个世纪,约13万古巴医务人员曾赴国外工作,古巴医生、护士和专家分散在全球70多个国家,拉美医学院也接纳了更多的外国学生。
有一个更直接的动机导致古巴医生们愿意出国工作。在国外,他们的薪水是在国内的10倍,回国后还能获得更好的住房和工作。出国期间,大部分薪水由第三方保管,直到期满回国。每年他们可回国探亲一次。

PPG是一种天然调脂,安全保肝多甘烷醇片,其主要成分为二十八烷醇,它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被称为"血管的清道夫",古巴专利,曾获得"世界知识产权金奖"。也是古巴首领卡斯特罗终身服用的保健成分,被称为古巴的第二大国宝。PPG具有多元化的神奇功效,安全性好,长服久安。
图片
PPG,风靡世界30多个国家!2000 年,PPG作为国礼来到中国,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获得中国心血管专家的广泛认可与推荐,近年来,PPG成为世界公认的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物质,是一种理想的天然健康食品添加剂和抗疲劳运动饮料。
美 国伊 利 诺 斯 大 学Cureton 博士等研究人员又证明其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生理功能。具有提高机体耐久力,增加运动员耐力;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降低体内血脂和胆固醇;抗机体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预防动脉硬化;保护肝脏,增强肝脏的排毒能力。【2】

古巴最长寿老人满126岁
新华网 2011-02-03 11:07
新华网哈瓦那2月2日电(记者 殷永建)古巴最长寿的老人胡安娜·罗德里格斯2日满126岁,地方政府官员当天前往她位于古巴东部格拉玛省的家中祝寿。
据此间媒体2日报道,罗德里格斯1885年2月2日出生于格拉玛省坎佩丘埃拉镇。尽管目前已不能站立,视力也很差,但罗德里格斯仍思维清晰,声音洪亮。她有时会抱怨不能看电视,但仍能听广播。
罗德里格斯每年生日都接受古巴和外国媒体采访,畅谈她的长寿秘诀:呼吸农村清新空气,不饮酒,少参与夜生活,多食用薯类和肉类食物,并拥有一颗爱心。
据悉,罗德里格斯的父母也很长寿,寿命分别为96岁和100岁。她在13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育有3子。目前,她的两个大儿子已离世,她47岁时所生的三儿子仍健在。她有6个孙子、15个曾孙和4个玄孙。

财富和寿命无关——古巴人长寿之秘
媒体综合 英语杂交 2019-07-06 11:56
古巴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可是却也是世界公认的长寿国,这个现象引起专家及研究人员的兴趣,希望探索其中奥秘。
古巴目前的人口大约有1120万,已知百岁人瑞有2070个。古巴人的平均寿命是79.5岁,是百岁人口占比最高的国家。这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月均收入只有30美元(40.67新元),可是人们的平均寿命却可媲美很多富有国家。
5月中旬的一天,迪莉娅·巴里奥斯(Delia Barrios)要庆祝102岁生日了,她一边梳妆打扮一边告诉记者:“我不觉得自己已这么大岁数了。我有一个家庭……他们非常爱我。这让我感觉很好。”
巴里奥斯60几岁时得过结肠癌,当时医生说她只有大约一年寿命。但后来她战胜了病魔。1993年,她搬到美国,她的几个儿子都在那里。在美国独居的她多次跌倒后,她重返离开了20多年的哈瓦那。现在,她同59岁的孙女一起生活。
专家认为,古巴人长寿的主因是国家提供免费医疗,加上政府为年长者提供许多津贴和特别照顾,让他们生活无忧。
古巴大部分老人每月退休金只有10美元,但政府广设获得特别津贴的餐厅让他们三餐温饱,还有特别组织时刻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古巴长寿、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负责人莫洛说:“所有在哈瓦那的人瑞若有健康问题,都可以给我们打电话,我们的医学专家会即刻上门查看。”
为了鼓励人们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古巴已故领导人卡斯特罗的私人医生塞尔曼-侯赛因于2003年创立了“120岁俱乐部”,意即要让人们延年益寿到120岁。

它是个移民国家,混血儿占了四分之一人口。
它拥有1100万居民,而海外古巴裔人数已经超过了200万。
它的支柱产业以前是蔗糖出口,现在是跨境旅游。
它有七成粮食和六成能源依赖进口。
它的议会正在讨论同性婚姻自由。
它的政府免费为变性人提供手术。
它的符号和商品流行全球,周杰伦写了Mojito,还专门找古巴乐手演奏。
可以说,开放是古巴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和宿命。

古巴早期的经济并不是太好,但国民平均寿命高达78岁,识字率高达99%。这样的数据是其他国家不能比的。

古巴是农业国,工业非常不发达!它的第一大产业是旅游业(我以前就是在古巴做旅游的),其次才是糖业(以甘蔗种植业为基础),古巴专门有一个糖工业部Ministerio de Azúcar。然后是酸性水果种植业,比如柑橘、芒果、柠檬、香蕉什么的,古巴的水果特便宜,而且很健康,基本上没农药!
还有就是特产雪茄烟和朗姆酒。朗姆酒实际上也可以算做糖业里面,因为是榨糖的副产品。古巴的重工业主要是镍矿,我们的中国五矿在古巴就有项目,就是开采镍矿,另外圣地亚哥那边还有同矿。

古巴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一天,卡斯特罗和格瓦拉,被群众簇拥着走上街头,发表演说,卡斯特罗面对着山呼海啸的群众,登上高台,示意大家安静。
“独裁的暴君已经被推翻了”,卡斯特罗说:“这是古巴人民伟大的胜利”。
山呼海啸的声浪再次淹没了广场。
一开始,华人们也以为这不过是一场普通的政变,在雷先生父亲的第一封信里,他这样写道:“古巴的这场政变的影响,相信会很快过去……”
但雷先生的父亲估计错了,所有的华人也没有预料到,他们一生的命运,都将因为这场政变而被改写。
古巴不再走资本主义路线了,任何人不允许有私人财产,地主、资本家们都要上交所有的财产,由国家按需重新分配。
许多华人就这样一夜之间,失去了半生积累的财富。
雷先生在古巴的一个养老院,遇到了几位老华侨,他们讲述了当时的场景。
古巴华侨潘松年,50年代来到古巴,娶了一位古巴姑娘,在这边成家立业,他接手了一家杂货铺,多年经营小有积蓄,没想到1959年之后,全部化为泡影,而他,也自称“堕落古巴”。
“被清算了,一无所有”,潘松年说:“没了,只好给政府打工,工作了三十年后退休”。
如今的潘松年,每个月靠着10美元的退休金生活,幸好古巴的福利还算不错,医疗免费,又得几个老华侨在一起抱团取暖,人已经是风烛残年,这辈子也只能如此了。
潘松年的遭遇,是当时在古巴的十万华人共同的命运。他们为躲避贫穷、战乱、动荡的局势,漂洋过海来到古巴,从零开始奋斗,十年筚路蓝缕,终于小有所成,却没有料到命运爱捉弄华人,一夜之间,他们又回到了起点,而古巴,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可以淘金的地方。
古巴革命成功之后,美国开始了对古巴的经济制裁,曾经的拉美“销金窟”,有几年甚至出现了粮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