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后的新加坡,人口八成以上为华人族群,因此在制定国家官方语言方面,当时绝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主张,以华语为国语及全国通用语言。

但身为华人的李光耀,却坚决阻止将华语作为国语。

他的理由是,新加坡的华人早已和中国没有任何政治上的联系,就连文化上也日渐疏远,新加坡的土生华人虽然接受华文和华族传统教育,但认知和观点上,每一个人都属于马来亚人,每个人脑海中还是马来亚人意识,即便是被踢出了马来西亚联邦,这种意识也不会消失。

图片

换言之,李光耀认为,为了“全新的新加坡民族”,必须摒弃对自己祖籍地的身份认同。

此外,李光耀还有个理由就是新加坡应该“民族平等”,新加坡还有两成的马来、印度等族裔,如果把华语列为国语,那岂不是就和马来西亚搞马来人至上一样吗?

图片

但是,现代国家确立全国通用语言的需求并不会因此消失。华语不行,其他民族的语言同样有悖“民族平等”。那么李光耀是怎么选的呢?他宁可选择前殖民者的英语……

说得头头是道,实则是现实利益考量。英文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及文莱有着巨大影响力,还能搭上英语发达国家的发展快车,何况新加坡小国寡民,地狭人稠,还陷入马来西亚、印尼等伊斯兰国家的包围中,这种孤立局面下,更不能刺激对方。

而新加坡虽为弹丸之国,却扼守着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图片

于是,李光耀大刀阔斧开始强制普及英语,新加坡城市里的华文招牌只能局限在官方建立的唐人街里,其他区域的路牌基本为纯英文,少数时候会写上中、英、马来、泰米尔四种文字,此外,新加坡的国歌则必须用马来语演唱。

Only people mentioned by @Singapore in this post can reply

No replys yet!

It seems that this publication does not yet have any comments.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is publication from Singapore , click on at the bottom und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