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森堡语的问好“莫言”,真有意思啊,为什么还没开口,就不让说话了呢?不过,我觉得卢森堡的大人和小孩还真是“莫言”,很少见到他们大声说话,即便是在集市上。从不见小区有人逗留,更不见一堆人在院子里聊天辩论、跳舞唱歌或大声喧哗,甚至听不到小区狗叫。他们是“莫言”,名符其实的莫言!谁家的小孩子一旦打闹,就会被邻居举报到警察局。这就是不见他们吵架的原因吧,有气到警察局去出气!有的中国姑娘嫁到这里开始很不习惯,甚至觉得像进了一个“美丽的坟墓”。这里很少见人散步,但有跑步的,多是单人跑,不结伙。小区里有孩子的健身机械,大人则去付费的健身房。
卢森堡众议院议事厅。
国内妙龄女子多是崇尚男子的“高富帅”。其实,我有我的看法。关于富,我认为,只要是社会,就会有贫富之分,街头卖艺人与萎缩在墙角的乞讨者绝对不是富人,不同的是他们不是拦路伸手行乞,而是面前放一容器,等待施舍。还有,按平均身高,欧洲人是高些,但是身高给有些劳动者带来不便,我看到有人跪在地上干活,比如剔掉花棵之间的草。一般东方人要蹲下干的活,而在卢森堡,大个头都要下跪去做!卢森堡年轻人的身材,还可以让人看到瘦高挑,但到了壮年,男人多是大腹便便,女人多是腚大腰圆,按咱中国人的时尚标准,他们七成人要去减肥啊!他们皮肤白,白皙是好,但是他们更愿意接受太阳晒,晒到发红起皮也不黑。因为他们见到太阳的时候太少了,一年中的雨季要持续九个月,总是大雨、小雨或阴天。但是,卢森堡只要有太阳,阳光的穿透力就极强。
别看卢森堡国家小,却有极大的包容心。这里聚集了世界上各种肤色的人种,白黑黄棕及各种混血儿,一律平等相待,超市的服务员、收银员可窥一斑。还有卢森堡的蔬菜,也不是我们所想的葱是葱,蒜是蒜,超市卖的是像葱的蒜和像蒜的葱,像小葱的不知叫做笮蒜还是韭菜。蔬菜的硬度很可以,在这里“脆”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西红柿也要削皮,西瓜也要死命地用刀切才可打开。
另外,卢森堡的交通,主要是靠公交或自驾车。自行车是用来锻炼身体的,街头有那种自动付款租车处。公交车有年票或月票,也可买一次单程票,大家靠自觉,没见过有人来检票。车站有到站时间提示,不会担心迟到,很少堵车。
卢森堡是个宗教国家。基督徒们认为,周日是神的休息日,这一天干活有罪。所有商店一律关门,包括酒店和饭馆。唯有麦当劳还在接待没处吃饭的人。来旅游的中国人很无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在周日撒手让这个宝贵的赚钱机会溜走!

对于确山县瓦岗镇林庄村甘南组的汪多云来说,今年自己多大年纪了,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她会告诉你自己的大概岁数,“一百多岁了。我老伴已经去世30多年了。”这个出生于1908年9月19日的老太太,寒暑更替,已经走过了110个春秋,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
记者电话采访了市民政局老龄办的工作人员。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称,全市百岁老人有40多位,据判断,汪多云老人应该是已知的我市最长寿的老人。
图片
每天都是新的
今年4月的一天,当院子里的梨树含苞待放,春日的暖阳透过玻璃窗照在汪多云脸上,她慈眉善目的样子在外孙女王素华眼里就是一股暖阳,“有姥姥在,生活就是幸福的,姥姥就是我们家的宝。”
在王素华眼里,姥姥是个朴素的农村老太太,更是十里八乡的巧媳妇。村里的妇女谁家要裁剪衣服,都要找汪多云剪个样子。“小孩多大岁数,男孩还是女孩,做单衣还是棉衣,大概了解后手起剪落,一件衣服就裁剪停当。人家拿回家一缝,穿在孩子身上正合适。”王素华说:“姥姥一共有俩女儿,我们家孩子最多,父母负担最重。记得最清楚的是小时候姥爷从老家担着挑子,一次就带十几双手工纳的鞋底做的布鞋。直到上初中,我们兄妹都是穿的姥姥一针一线做的布鞋。那种舐犊情深,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影响着我们这代人。”
王素华是瓦岗镇卫生院副院长,平时工作繁忙,可是每天都要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姥姥和母亲。
汪多云老人身体很好,直到1998年因食管裂孔疝在解放军第159医院做了手术后,消化不是太好,需要人照顾。她平时和女儿田敬新在老家生活。平时喜欢晒晒太阳,和村里的七八十岁的老人拉拉家常,心情非常愉悦,饮食休息非常有规律。
生活有规律 爱干净
“奶奶!奶奶!恁孙儿从老家来看您来啦!”4月13日下午,在竹沟镇卫生院家属院一楼的一个朝南的卧室里,从瓦岗镇林庄村甘南组赶来的田俊增伏在汪多云老人耳旁,期待着他眼中的奶奶像他记忆中一样坐起来,和他拉家常。
“奶奶耳朵聋了,听不清楚我说的话了。”田俊增是甘南村民组的村民,与汪多云老人是邻居。小时候得到汪多云老人的悉心照顾。
“奶奶特别爱干净。家里住着清末民初的老房子,屋内是泥土打的地坪,每次到她家都会看到她拿着扫帚把屋里屋外扫得干干净净,地坪平坦坦的。穿的衣服虽然是土布衣裳,也干干净净。那时候没有熨斗,她拿着瓦盆子里面放上热水,将衣服折叠好后用土法熨衣服。”田俊增回忆,生产队的时候,汪多云奶奶和爷爷专门为村里种菜,大概种了几亩菜地。
汪多云和老伴种菜也非常讲究,打垄、拉绳,定位,栽种,行距间距都一个样子。施农家肥,不打药,种的韭菜不是论行的,和种番茄,黄瓜一样,是几棵韭菜种一起,韭菜虽然长得不肥,可是吃起来味道纯正,包饺子非常好吃。
“姥姥和母亲在老家住的时候一直保持着年轻时的生活习惯。干净是当地出了名的。她吃饭前洗手打香皂要打几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王素华告诉记者,一日三餐和他们吃的一样,只是做熟做烂一点,“没有说特殊照顾,每次身体有什么不舒服我都会对姥姥进行细心检查,及时医治。”
在村民眼里,汪多云老人年轻时懂得特别多。“咳嗽个不停,又没钱吃药。我们就熬着。奶奶会告诉我用冰糖熬梨喝能止咳。用蒲公英晒干泡水喝能消肿。”田俊增说这番话时眼神都是温和的,“你说那时候谁见过冰糖?她懂得的真多。”
据林庄村第一书记张骞介绍,村里逢年过节都要慰问汪多云老人,国家规定的各种补贴都按时发放。“每年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都会来我家看望姥姥。”王素华说。
记者来到甘南村民组,看到汪多云老人居住的地方位于一个丘陵东侧,下面就是一条通往薄山水库的河,附近的环境可谓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吃着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的蔬菜瓜果,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不悲不喜,不急不躁,对于110岁的汪多云老人来说,生活就如一条平静的河流,终究会汇入大海,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归宿。

59道为高血脂患者特制的美味佳肴
凉拌菜
#凉拌木耳 #豆腐丝拌黄瓜 #芹菜拌腐竹 #凉拌芦笋 #姜末豆角 #金针笋干 #韭菜绿豆芽 #菠菜拌蛋皮 #小葱拌豆腐 #糖醋藕片 #花菜拌番茄 #蒜汁西芹 #香菜萝卜 #芹香干丝
热菜
#黄花菜炒牛肉 #栗子蘑菇烧鸡 #油焖冬瓜 #番茄焖牛肉 #鱼香牛肉茄子 #山药炒猪腰 #香酥玉米粒 #茄子炖土豆 #西兰花冬笋 #蛋黄酿苦瓜 #苹果鸡丁 #虾米苦瓜 #黄瓜炒鸡蛋 #
#干贝蒸萝卜 #蛋炒竹笋丁 #什锦水果杏仁豆腐 #琥珀核桃仁烧冬瓜 #素炒香菇菜花 #芹菜炒香菇 #扁豆鸡片 #花酿豆腐 #鲜竹笋炒木耳 #彩色土豆丝
主食
#菠菜柴鱼卷 #凉粉卷 #胚芽南瓜饭 #五谷米泡饭 #柏仁玉米饭 #扬州炒饭 #西湖炒饭 #什锦拌面 #蔬菜面 #乌龙面 #番茄疙瘩面
汤品
#牡蛎海带豆腐汤 #莲藕菱角排骨汤 #黑豆牛蒡炖鸡汤 #冬瓜鲤鱼汤 #山药绿豆汤 #荠菜魔芋汤 #火腿洋葱汤 #冬瓜排骨汤 #猪骨海带汤 #蜜枣核桃仁枸杞汤 #苦瓜海带瘦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