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确山县瓦岗镇林庄村甘南组的汪多云来说,今年自己多大年纪了,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她会告诉你自己的大概岁数,“一百多岁了。我老伴已经去世30多年了。”这个出生于1908年9月19日的老太太,寒暑更替,已经走过了110个春秋,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
记者电话采访了市民政局老龄办的工作人员。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称,全市百岁老人有40多位,据判断,汪多云老人应该是已知的我市最长寿的老人。
图片
每天都是新的
今年4月的一天,当院子里的梨树含苞待放,春日的暖阳透过玻璃窗照在汪多云脸上,她慈眉善目的样子在外孙女王素华眼里就是一股暖阳,“有姥姥在,生活就是幸福的,姥姥就是我们家的宝。”
在王素华眼里,姥姥是个朴素的农村老太太,更是十里八乡的巧媳妇。村里的妇女谁家要裁剪衣服,都要找汪多云剪个样子。“小孩多大岁数,男孩还是女孩,做单衣还是棉衣,大概了解后手起剪落,一件衣服就裁剪停当。人家拿回家一缝,穿在孩子身上正合适。”王素华说:“姥姥一共有俩女儿,我们家孩子最多,父母负担最重。记得最清楚的是小时候姥爷从老家担着挑子,一次就带十几双手工纳的鞋底做的布鞋。直到上初中,我们兄妹都是穿的姥姥一针一线做的布鞋。那种舐犊情深,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影响着我们这代人。”
王素华是瓦岗镇卫生院副院长,平时工作繁忙,可是每天都要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姥姥和母亲。
汪多云老人身体很好,直到1998年因食管裂孔疝在解放军第159医院做了手术后,消化不是太好,需要人照顾。她平时和女儿田敬新在老家生活。平时喜欢晒晒太阳,和村里的七八十岁的老人拉拉家常,心情非常愉悦,饮食休息非常有规律。
生活有规律 爱干净
“奶奶!奶奶!恁孙儿从老家来看您来啦!”4月13日下午,在竹沟镇卫生院家属院一楼的一个朝南的卧室里,从瓦岗镇林庄村甘南组赶来的田俊增伏在汪多云老人耳旁,期待着他眼中的奶奶像他记忆中一样坐起来,和他拉家常。
“奶奶耳朵聋了,听不清楚我说的话了。”田俊增是甘南村民组的村民,与汪多云老人是邻居。小时候得到汪多云老人的悉心照顾。
“奶奶特别爱干净。家里住着清末民初的老房子,屋内是泥土打的地坪,每次到她家都会看到她拿着扫帚把屋里屋外扫得干干净净,地坪平坦坦的。穿的衣服虽然是土布衣裳,也干干净净。那时候没有熨斗,她拿着瓦盆子里面放上热水,将衣服折叠好后用土法熨衣服。”田俊增回忆,生产队的时候,汪多云奶奶和爷爷专门为村里种菜,大概种了几亩菜地。
汪多云和老伴种菜也非常讲究,打垄、拉绳,定位,栽种,行距间距都一个样子。施农家肥,不打药,种的韭菜不是论行的,和种番茄,黄瓜一样,是几棵韭菜种一起,韭菜虽然长得不肥,可是吃起来味道纯正,包饺子非常好吃。
“姥姥和母亲在老家住的时候一直保持着年轻时的生活习惯。干净是当地出了名的。她吃饭前洗手打香皂要打几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王素华告诉记者,一日三餐和他们吃的一样,只是做熟做烂一点,“没有说特殊照顾,每次身体有什么不舒服我都会对姥姥进行细心检查,及时医治。”
在村民眼里,汪多云老人年轻时懂得特别多。“咳嗽个不停,又没钱吃药。我们就熬着。奶奶会告诉我用冰糖熬梨喝能止咳。用蒲公英晒干泡水喝能消肿。”田俊增说这番话时眼神都是温和的,“你说那时候谁见过冰糖?她懂得的真多。”
据林庄村第一书记张骞介绍,村里逢年过节都要慰问汪多云老人,国家规定的各种补贴都按时发放。“每年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都会来我家看望姥姥。”王素华说。
记者来到甘南村民组,看到汪多云老人居住的地方位于一个丘陵东侧,下面就是一条通往薄山水库的河,附近的环境可谓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吃着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的蔬菜瓜果,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不悲不喜,不急不躁,对于110岁的汪多云老人来说,生活就如一条平静的河流,终究会汇入大海,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归宿。

世界最长寿的素食者——李清云(1677-1933年),相传在世256年岁,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
我们经常看到电视上经常有说有人活了120多、160多岁,其实并没什么,李清云先生活了256岁,而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在他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的时候,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
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世界最长寿的素食者李清云
图片
生平事迹
普遍认为,李清云于1677年在四川綦江县(现重庆市綦江县)出生。据称他花了整整一辈子时间采集中草药和搜集长寿的秘诀。1749年,72岁的李清云到开县加入军队,成为军队的武术老师和战术顾问。
1927年李清云受杨森将军邀请,到四川万县作客。杨森被老人的老当益壮和高超的采集中草药技能深深吸引。他那张著名的肖像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回去之后,李清云老人逝世。一些人说他是自然死的,另外一些则说他曾经告诉过朋友,“我已经做完我需要做的事情,我会立刻回家(去世)。”
1933年李清云死后,杨森专门派人调查了他的真实年龄和背景,并出版了一份报告。报告名称为《一个250岁长寿老人的真实记载》。在报告中,杨森是这样描述李清云的外表的:“李清云有很好的视力,步伐矫健。他有七尺高,也有很长的指甲,更有健康的肤色。”同年,一些四川人在被采访的时候说在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认识李清云,而且在他们终老的时候,李清云没有变得很老。其他人则说李清云曾经是他们爷爷的朋友。
据《纽约时报》称述:在1930年时成都大学的教授胡忠谦发现了他的“出生证明”,他应该出生于1677年,当时的清政府在1827年还为他举行了150岁的寿礼庆典。根据《时代》杂志的描述,他的右手还有着6英寸(约15.23厘米)长的指甲。
李清云终生致力于研究中草药及长寿秘诀,他曾云游甘肃、陕西、西藏、越南、泰国、东北等地,采集人参、灵芝等各种草药,并靠销售自己或者别人采集的草药为业。
李清云的长寿秘诀
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荷叶、决明子、罗汉果、枸杞等煮水后泡茶饮用。
“保持人体三通,血通、尿通、便通”这就是李清云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他始终认为保持一个平静安宁的心态和“三通”是长寿所必须的。他的饮食主要以米饭和少量的葡萄酒为主。
茶的养生及药用已载入《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记载决明子具有降血脂、明目的功效;荷叶具有消炎、利尿的功效;罗汉果具有润肠通便、清咽润肺的功效。
1933年5月15日,美国《时代杂志》(TIME)一篇名为《龟雀狗》(Tortoise-Pigeon-Dog)的文章报道了他的故事和历史,李清云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坐如龟,行如雀,睡如狗”。
1928年李清云著作了《长生不老诀》一书。他在书中并未提及年龄,但是自述长寿的关键在于气功健身。李清云提出用“刚柔相济,阴阳调和”的方法锻炼身体。

新加坡,别称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毗邻马六甲海峡。新加坡国土面积724.4平方公里,人口563万(2018)。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促进种族和谐是政府治国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是亚洲的发达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 成员经济体之一。
新加坡经济十分发达,2019年国民生产总值GDP达37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万亿;人均GDP高达64229美元,折合人民币42万,是德国人均GDP的1.35倍、是日本的1.57倍,富裕程度可见一斑。

它是个移民国家,混血儿占了四分之一人口。
它拥有1100万居民,而海外古巴裔人数已经超过了200万。
它的支柱产业以前是蔗糖出口,现在是跨境旅游。
它有七成粮食和六成能源依赖进口。
它的议会正在讨论同性婚姻自由。
它的政府免费为变性人提供手术。
它的符号和商品流行全球,周杰伦写了Mojito,还专门找古巴乐手演奏。
可以说,开放是古巴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和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