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脆柿,砂糖橘,龙眼,阳光玫瑰,猕猴桃,车厘子,花牛苹果,丑苹果,香蕉,无籽提,山楂,冰糖橙,新疆阿克苏苹果,百香果,板栗,秋月梨,香酥梨,雪梨,小柿子,金桔

2020年7月,发表在《柳叶刀·健康长寿》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年时,高水平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十年后患痴呆症风险增加有关。
图片
研究对超180万名40岁以上的英国成年人在1992年至2009年间进行了血液胆固醇测量,随访期长达 23年。结果发现,在65岁以下测量胆固醇的人中,“坏胆固醇”水平高于190mg/dL(4.92mmol/L)的人与水平低于100mg/dL(2.59 mmol/L)的人相比,10多年后被诊断为痴呆症的风险高出约60%。该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关于血液胆固醇与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之间关系的最有力证据。①
而且,研究还发现,与晚年血脂水平高相比,中年血脂水平越高,发生痴呆症的风险越大。
所以,30多岁的人一定要对自己的胆固醇水平进行至少一次的筛查!
图片
40岁以后要做好这几点!
2019年,《柳叶刀·全球健康》上发布了一篇针对中低收入国家造成痴呆的外在可控因素的研究,研究提出,在中国近40%的痴呆完全可以通过回避9种因素而避免。②
图片
1. 童年时受教育不足(没读完小学);
2. 听力损伤;
3. 高血压;
4. 45-54岁时期肥胖(腰围女性超过88厘米,男性超过102厘米);
5. 抑郁;
6. 社会孤立(老年期社交1个月少于1次);
7. 体育锻炼不足;
8. 糖尿病;
9. 老年吸烟。
北京小汤山医院有氧运动中心主任牛国卫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65岁是老年痴呆的高发期,而慢性疾病的潜伏期往往是10-20年,因此40岁以后我们就应该开始关注与预防老年痴呆症。③
1. 45-54岁时要保证不肥胖
根据我国《成人体重判定》建议的腰围最好控制在男性85厘米以下,女性80厘米以下。④
2. 除了血脂,血压和血糖也要达标
1)血压:《中国老年血压管理指南2019》指出,老人的正常血压水平是90-140毫米汞柱。即使没有症状,35岁以上的人也应该一年至少测一次血压。
2)血糖:空腹血糖值控制在3.8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7.8mmol/L。40岁以上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空腹和餐后血糖检测。⑤
3. 两方面保护好听力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傅新星在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老年聋会极大的影响生活质量,造成自卑、孤立和抑郁。此外,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老年聋还可能会增加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甚至是老年痴呆。⑥
1)中青年要合理使用耳机;
2)老年如果出现听力障碍,建议及时佩戴助听器。
4. 每周至少3次体育锻炼
北京师范大学老年心理实验室杨娜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坚持锻炼的老年人比不坚持锻炼的老年人得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低。中老年人依据身体情况,可以:
1)有氧运动,比如游泳、手球、太极拳、跳舞、骑自行车、伸展动作等,每次有氧运动在20分钟以上,每周3次最为合理;
2)开放性运动,比如打乒乓球,与外界环境交互更多的活动更为有效。⑦
5. 一定要立刻戒烟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脑血管病导致的、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的认知功能损害。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喝酒、熬夜等会增加中风等脑病发生的风险。
6. 多参加社交活动,多学习
大脑用进废退,尤其是退休后,可以每天抽出半小时到1小时用来看书看报,每周约上老友打打麻将、扑克,或者下棋等。社交类活动不仅使得老人接受刺激,保持心智活跃,还能给予老人情感慰藉和社会支持,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积极情绪。
7. 常吃4种防痴呆食物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在2019年在健康之路节目上分享了预防老年痴呆的食物,可供大家参考:⑧
1)猪肝、蛋黄、豆制品:含有乙酰胆碱,它是神经元细胞的构成成分之一。每人每天应摄入500-900毫克胆碱。
2)深海鱼: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它能够增加神经细胞膜的流动性,抗击体内的炎症反应,减少异常蛋白的沉积,降低早老性痴呆的发生概率。
建议每人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每次食用半两左右即可满足人体需求。
3)橘子:研究显示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特别高时,发生痴呆的机会明显增加。同型半胱氨酸在代谢过程中有个克星,就是叶酸。
橘子、草莓、菠萝、胡萝卜、猕猴桃、西兰花、燕麦中都含有丰富的叶酸,每天摄入200-400微克叶酸为佳。
4)坚果:含有维生素E和镁,镁缺乏是老年人发生痴呆的一个重要因素;维生素E具有改善大脑细胞代谢、改善供氧功能、防止外邪入侵、抗氧化的作用。
推荐食用带壳的坚果,每天摄入30克左右即可。

德国长寿的秘密:鱼蒜浆果受青睐
德中护理培训 2017-03-06 16:59
德国人越来越长寿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6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全球人均寿命71.4岁,德国人均寿命达81岁,虽不是全球最长寿国家,但增速十分明显。在130年前,德国的男性平均寿命仅为35岁,女性也不过38岁。是什么使德国在短短百余年间就成为著名的长寿国度?这与他们的饮食有着密切关系。
钟爱健康油,每天不超一茶匙
德国人日常会严格控制油脂的摄入量,一般每天不超过一茶匙,而且钟爱植物油。冷榨的橄榄油和菜籽油是他们的最爱,亚麻籽油、南瓜籽油、核桃油和葡萄籽油也受到德国人的青睐。
德国营养协会专家托特贝格解释说,亚麻籽油、南瓜籽油等是高质量的植物油,脂肪酸比例合适,经常食用对心脏健康有益。
对各类浆果情有独钟
德国是典型的水果消费大国,人均年消费各类水果约50千克。苹果(人均年消费量约20千克)和香蕉(人均年消费量约10千克)是德国人的最爱,其次是葡萄、猕猴桃、柑橘和梨等。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人对草莓、覆盆子、桑葚、蓝莓等浆果情有独钟。除了新鲜水果,德国人的果汁消费量也非常大,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德国不仅每年要大量进口新鲜水果,还要进口各类果汁。近两年,德国人还开始兴起喝中国的绿茶,并进行了改良,做成水果绿茶。
托特贝格指出,多吃颜色鲜艳的新鲜水果,能让人更快乐,而且水果含有多种营养素,特别是浆果富含花青素、膳食纤维,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分泌,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血糖升高。
一日三餐有大蒜
大蒜既可调味还能防病,被誉为“天然抗生素”。数据显示,德国人吃大蒜的年消耗量在8000吨以上。德国几乎人人都爱吃大蒜,柏林克劳迪娅一家四口吃大蒜的习惯就很典型:早餐会享用加热的大蒜面包,再根据个人喜好在面包上涂一层大蒜蜂蜜、大蒜果酱等;午餐经常吃蒜头通心粉等;晚餐主食常是用大蒜油烹调蒜头牛排、蒜头炸鱼等。
托特贝格指出,大蒜中含有200多种有益健康的物质。其中,大蒜素能抑制人体内的炎症反应,并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可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损伤。大蒜被粉碎或切碎后,大蒜素就会释放出来,生吃保留得更多。
每年人均喝85公斤牛奶
在德国随便去到一家,你都能在冰箱中看到大桶装的牛奶,德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要喝掉约85公斤牛奶,不仅如此,奶油、奶酪等乳制品也非常受他们的青睐。德国营养协会建议,德国人每天应吃两次奶制品,包括200~250克鲜牛奶、酸奶等,以及50~60克奶酪。记者观察到,德国人不仅爱喝奶,就连做菜也爱放一些,类似中国的勾芡,不仅可以调味,还能让菜的营养更丰富。
吃鱼越来越多
烤猪肘、醋焖牛肉、肉卷等德国美食无一不与畜肉有关,但如今越来越多德国人开始爱上吃鱼,而且将每周五定为“吃鱼日”。鱼的品种也不少,有三文鱼、鳕鱼、剑鱼等,吃法多种多样,最简单的是用黄油两面煎熟,撒上盐、胡椒粉和柠檬汁等。
德国政府部门还把“吃鱼日”写入报告,要求民众每周吃1~2次鱼。托特贝格告诉记者,目前德国人均每年吃鱼近20公斤,比12年前多了7公斤,而且仍在上升。鱼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B族维生素,还有少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E,经常吃有助降低心脏病发病风险、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提升脑力。
“简单的几个饮食习惯,大大改善了德国人的健康状况。”托特贝格指出,尤其是德国重视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个人终身受益,国家也可以省下庞大的医疗支出。

高血压食疗的79道美味佳肴
主食类
#八宝高纤饭 #香菇饭 #蔬果寿司 #枸杞鱼片粥。鱿鱼盖饭 #苹果色拉餐包 #猕猴桃起司吐司 #栗子饭
主菜类
#山楂牛肉盅 #红烧牛肉煲 #梅子鸡 #药膳鸡腿 #红鞠烧鸡 #晶莹醉鸡 #冰糖鸡肝 #腐香排骨 #姜泥猪肉 #胡萝卜炒肉丝 #苦瓜镶肉 #山药鲑鱼 #美乃滋烤鱼 #茄汁炸鱼 #土豆琵琶扇
#虾米萝卜丝 #五彩虾仁 #蒜香蒸虾 #鲜苹虾球 #枸杞竹荪蟹 #双色蛤蜊 #酒醋拌花枝 #果味冬瓜排 #莲子 #干贝烩冬瓜 #琥珀冬瓜 #酿冬瓜 #琥珀冬瓜盅 #蒸白菜 #西兰花冬笋
蔬菜类
#三杯豆腐 #陈丝双烩 #麻酱牛蒡 #醋渍大豆 #彩蔬肉片 #凉拌苹果花豆 #玉米笋炒山药 #秋葵拌花枝 #凉拌马齿苋 #芹菜炒花生米 #凉拌胡萝卜 #百合蔬菜 #五彩缤纷什蔬 #苹果鸡丁 #豆乳碗蒸 #
#柠檬白菜 #老醋蜇头 #五味墨鱼 #蔬菜肉卷 #双味肠粉 #花椰鲜干贝、芥末花椰菜 #凉拌花椰红豆 #红茄番薯 #咖喱洋芋 #咖喱菇菇
汤粥类
#青木瓜鱼片汤 #竹笙虾丸汤 #竹荪鸡汤 #味噌三丝汤 #胡萝卜豆腐汤 #参片莲子汤 #薏仁猪肠汤 #自制大骨高汤 #黑芝麻果仁粥 #什锦粥 #水果拌粥
甜品类
#优酪什锦水果 #麦芽香蕉 #毛丹雪耳 #酒酿红枣蛋 #豆奶南瓜球



